社會在進步,一幢幢高樓和建筑物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形狀怪異的建筑映入人們的眼簾,異形鋁合金結構幕墻也備受設計師關注,這也同時對鋁合金型材的加工、裝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于異形建筑幕墻的鋁合金型材的生產制造尤為復雜,大致流程為:結構設計→型材下料→單元裝配→打包交貨→現場安裝,這個過程需要嚴格的數據支撐,才能生成合格的異形型材。可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快速獲取型材的三維數據,捕捉曲面輪廓,反映變形狀況;進而加快產品的加工進程與效率,提升合格率,降低成本,避免成本昂貴的返工失誤。
一、型材拉彎檢測與修整
一般來說,直接訂購來的型材是直的,獲得異形型材首先要把直的型材根據設計要求拉彎,這一步就難倒了很多廠商。
有些廠商沒有自己拉彎型材的能力,只能用外協加工的方式,向其他廠商訂購拉彎的半成品型材。這個做法有很多弊端:成本高,響應速度慢、無法隨要隨到,存在方案泄密風險等。同時,就產品精度而言,自身沒有能力拉彎型材的廠商往往也沒有能力檢測外協加工來的型材是否合格,更多時候只能憑借經驗判斷,方法較為落后。
有些廠商有能力自己加工型材,但檢驗型材是否合格的方法還是比較落后,傳統做法是把加工后的型材放到檢驗平臺上用尺規檢測,這種方法誤差較大,需要檢測人員有一定經驗,且無法檢驗扭擰狀態的型材。
二、傳統檢測方法
三維掃描儀能在無接觸的情況下檢測型材是否在偏差允許范圍之內,幫助坯料定位,為后續調試、加工提供位置參考,使復雜型材成型質量更加可控。某客戶使用后,拉彎返工次數明顯減少,效率提升60%以上,配料損耗也顯著減少
三、型材坯料機加工指導
型材拉彎后,就要到坯料機上切掉加工余量(兩端開槽與造型)。在KSCAN的幫助下,先將坯料放在機床平臺夾緊,用KSCAN掃描整個坯料,獲取三維數據,再根據機床坐標擺正掃描數據,坯料與三維數據對齊,即可編程加工。
相較傳統的直接加工的做法,KSCAN配合加工指導有以下優勢:編程與掃描定位過程可同時進行,效率更高;異形件也能輕松、精準加工;數字化加工工藝,操作過程標準化,減少對人工經驗的依賴;顯著減少廢料;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提升競爭力等。